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8篇
  免费   3022篇
  国内免费   3754篇
测绘学   1301篇
大气科学   2768篇
地球物理   3514篇
地质学   7748篇
海洋学   2180篇
天文学   546篇
综合类   1309篇
自然地理   169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652篇
  2021年   764篇
  2020年   644篇
  2019年   697篇
  2018年   752篇
  2017年   709篇
  2016年   810篇
  2015年   685篇
  2014年   870篇
  2013年   902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921篇
  2009年   930篇
  2008年   862篇
  2007年   818篇
  2006年   723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568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447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03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6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靳益民  高淑芳 《探矿工程》2008,35(12):23-25,34
GYD-300型全液压动力头工程钻机为全液压驱动,动力头反循环式机型。液压系统采用插装阀集成结构,电液复合操作。使用PC控制监测系统,适时检测孔底各相关压力,对不同地层进行范围设置,实现钻进过程中孔底的自动、手动恒压钻进。重点介绍了该钻机的结构特点、实验情况、主要技术参数等。  相似文献   
72.
胶东三甲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三甲金矿是胶东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内重要的石英脉型金矿,金主要产于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三甲金矿蚀变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三种类型:H2O-CO2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H2O溶液包裹体。早期乳白色石英中主要赋存原生的H2O-CO2包裹体;成矿期黄铁矿石英脉和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中的富CO2包裹体主要为原生,随机分布,气液比变化较大,常与早期H2O溶液包裹体共生且均一温度接近,显示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在成矿晚期的石英和方解石中主要发育原生H2O溶液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前(第1阶段)H2O-CO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Tb.TOT,至液相)为280℃至416℃,成矿期(第Ⅱ和Ⅲ阶段)富CO2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为210—330℃,同期的H2O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3~377℃,成矿后(第Ⅳ阶段)H2O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6—207℃。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CO2-H2O-NaCl型热液,成矿应力场转变导致的流体减压沸腾作用可能是三甲金矿金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花岗岩研究的误区——关于花岗岩研究的思考之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岩石学报》2008,24(10):2212-2218
本文在对花岗岩四大基石(混合作用、结晶分离作用、构造环境和源区)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花岗岩研究存在的三大误区: (1)不恰当地仿效玄武岩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忽视了花岗岩的复杂性。(2)不恰当地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大陆花岗岩问题。板块构造是地球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成功解释了与板块边界相联系的岩浆活动,但是,它不能解决主要来源于大陆的花岗岩的地质问题。(3)太过重视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而忽视了对花岗岩基础地质的研究。作者指出,地球化学方法在花岗岩中的使用应当是有限制的,花岗岩研究陷入误区是我们缺少扎实的基础研究、对板块构造的理解不深和对花岗岩复杂性认识不足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文中还批评了学术界存在的人云亦云的奴性思想,指出它严重地阻碍了我们的创新思维,是当前亟待改进和克服的。  相似文献   
74.
张旗  潘国强  李承东  金惟俊  贾秀勤 《岩石学报》2008,24(10):2219-2236
21世纪的花岗岩怎样研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作者认为,应当对现有的花岗岩理论、流行的说法以及术语等进行清理和反思,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抛弃那些不科学、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逻辑的部分。例如,在花岗岩研究中摈弃结晶分离的理论,缩小花岗岩混合作用的意义,限制花岗岩构造环境理论的应用,取消幔源、壳源和壳幔混合源的术语等。作者指出,今后花岗岩研究应当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1)花岗岩是怎样的?(2)它何以是这样的?文中提出5个方面的任务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即: 开展花岗岩立典式的研究,将花岗岩研究与古老地壳的研究结合起来,将花岗岩物理性质研究与地球化学究结合起来,开展广泛的实验岩石学研究和创建新的“大陆构造学”理论。鉴于花岗岩研究目前存在的严重误区,现有的花岗岩理论几乎全面崩溃,由四大基石支撑的花岗岩大厦行将坍塌,花岗岩研究正面临全球大洗牌。为此,作者建议开展一场关于花岗岩的大辩论,目的是清理思路,认清问题,明确方向,找到出路。作者呼吁,我们应当加强学习,加速引进人才,克服急躁情绪和浮夸的学风,摈弃从众思想和奴性思想,不以SCI论英雄,改进我们的学习,改善我们的制度,以推进花岗岩研究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5.
铀矿物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自80年代以来铀矿物学的研究进展,包括新铀矿物种的发现、铀矿物晶体结构研究的精细化、实验铀矿物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铀矿物学在核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许继军  杨大文  蔡治国  金勇 《水文》2008,28(1):32-37
长江三峡区间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对三峡水库的防洪安全和运行调度的影响很大.本论文依据三峡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采用基于GIS的机理性分布式水文模型,来模拟三峡区间入库洪水,以尽量减少洪水预报中的不确定性.利用近期建成的78个自动雨量站网监测的小时降雨信息作为模型的输入,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大多数洪水过程的模拟精度较好,但也有的模拟结果较差,其中降雨信息缺失是洪水预报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7.
土壤聚合物对几种重金属离子固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无机聚合物,其分子链由Si、O、Al等以共价键或离子键连接而成,形成网络结构,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固定作用.本文试图利用土壤聚合物固化铜、锌、铅三种重金属离子,实现资源化利用.实验以固化体抗压强度和浸出毒性作为性能表征量,结果表明:土壤聚合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固化有各自的极限浓度,Cu2 、Zn2 、Pb2 的理想固化量分别为0.9%、1%、2%;若固化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高炉矿渣,则可以提高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本文通过土壤聚合物固化体SEM分析,从固化体微观结构的形态来阐述土壤聚合物宏观上的优越表现.  相似文献   
78.
根据2005年4~5月在黄海和长江口海域进行的春季底拖网调查,应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黄海中南部鯷鱼(Engraulis japonicus)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1)黄海中南部鯷鱼的食物组成为不同粒径的浮游动物、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uca)和仔稚鱼,其中以粒径为500-900μm的浮游动物为主,贡献比例占61%~84%;仔稚鱼贡献比例占16%~21%,较传统胃含物方法分析的结果小;(2)黄海中部海域鯷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平均值较南部海域高,原因可能与各海域的能量来源不同或存在微食物环有关,也可能与不同海域鯷鱼的能量转换途径不一样,即与食物链长短不一有关.  相似文献   
79.
南海温跃层基本特征及一维预报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有1907—1990年南海大面调查资料,按1°×1°网格进行逐月的标准水层的温度统计。在此基础上采用3次样条函数的插值方法计算出整个南海温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并予以相应分析。分析表明,南海温跃层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为辐射型,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的陆架区内,季节变化显著;第二类为不同水体叠置型,主要分布在广大深水区,它长年存在,季节变化较小。一种温跃层的一维积分预报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忽略热平流作用和水平热扩散的前提下,从局部热平衡方程出发,建立了受海面热收支及风混合作用下求解温度垂直分布及温跃层的时空变化。在南海北部水深约300m处进行了单站温跃层后报,结果表明,温跃层的深度、厚度和强度的相对误差均在30%以下。  相似文献   
80.
鸟蛤科(Cardiidae)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中较大的一科,全为海产,但有些种能适应于半咸水,甚至进入河口区。本科大多数属、种均为热带和亚热带型,仅分布于寒带和温带的属、种很少。它们主要生活在潮间带和近岸浅水区,一般不超出大陆棚的范围。潜居于泥砂中,营底内生活,借助于发达的足有时可以进行短距离的迁移。 本文所用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近海调查时所采得,其中主要是本所海洋综合调查船“金星”号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拖网采集的底栖动物标本,此外,还鉴定了中苏黄、东海越冬渔场调查由苏联“宝石”号所采集的标本。作者谨向以上对标本采集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致以谢意。 鸟蛤科的属名和亚属名的使用在早期一直是十分混乱的,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整理。直到1935年Thiele在他的名著《Handbuch der Systematischen Weichtierkunde》一书中比较详细的总结了这一科动物过去的研究工作,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分类系统。本文主要采用了Thiele的分类系就,并参照了Keen、Kuroda and Habe的工作和作者个人的意见进行了部分的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